在目前發現的硫化鋅礦物中,鐵閃鋅礦占比達到1/3左右,其含鐵量一般在6%以上,鋅礦的資源本就復雜,受其晶格中鐵離子含量影響,鐵閃鋅礦的浮選更加有難度,具體難在哪?
首先,在晶格上,礦物中的鋅原子被Fe3+取代,導致內部礦物元素的化合價與電荷狀態失去平衡,電子密度以及空穴濃度等發生改變進而影響其可浮性;
其次,電子密度的增加,讓鐵閃鋅礦產生了對黃原酸陰離子的強烈排斥,對捕收劑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傳統的藥劑制度基本很難改變現狀;
第三,浮選方法上的操作不當,亦會導致分細粒級的鋅礦物難以回收,如遇藥劑用量失控,會極大影響鋅硫分離。
本質上說,鐵閃鋅礦的浮選其實是鐵閃鋅礦與黃鐵礦或磁鐵礦的分離問題,而礦物本身粒度的大小直接影響了鐵閃鋅礦的可浮性,需要根據礦物特性,從工藝技術、藥劑制度等多方面加以優化。
1、通過優先浮選,經磨礦后可將表面新鮮的黃鐵礦進行有效抑制;若礦物含鐵量較高,其磁性就越強,則可通過磁選方法,脫除部分含鐵高的鐵閃鋅礦及其他磁性物,可間接提升精礦品位與回收率;
2、加入一定量劑的硫酸銨,將理想濃度適宜控制在800mg/L左右時,對于鐵閃鋅礦的活化作用較為有利;
3、添加中國選礦藥劑網特別研制的LF-39型硫化礦硫鐵絡合抑制劑,對于黃鐵礦、磁鐵礦及其它硫化礦等礦物的浮選抑制均有明顯抑制性和良好選擇性,可完全替代劇毒抑制劑氰化鈉。
值得一提的是,在浮選過程中,LF-39型藥劑不僅抑制了硫、鉛、鋅、鐵、銅等金屬雜質,而且還對硅、硫等非金屬物質的降低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活化后可浮選。屬環保產品,一般用量300g/t-1000 g/t。
本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