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010年,鈦市場異?;鸨?,海綿鈦變成了“香餑餑”,誰手里有海綿鈦,就代表誰手里有現金,在當時的鈦圈里,海綿鈦甚至可以當做流通貨幣來使用。
這兩三年,鈦及鈦加工領域已經或多或少出現“內卷”了。上一輪海綿鈦價格從2004年底的4萬元/噸左右起步,最高漲至30萬元/噸,最低時,在2016年春節前跌到4萬元/噸附近。價格從4萬元/噸上漲,又跌回到了4萬元/噸,真的是從原點到原點。
2016年春節后,海綿鈦價格又從4萬多元/噸開始爬坡,現在長時間穩定在8萬元/噸,報價較2016年相比,增長了1倍。從2004年始,海綿鈦市場剛需一直逐年增長,但價格已經很難上10萬元/噸,20萬/噸、30萬元/噸更是天方夜譚。
出現這樣的結果,一是擴能速度超過市場逐年遞增的剛需速度;二是鈦的應用新領域仍未打開,缺少新的增長點;三是仍受制于石油、化工等領域大幅應用的周期性變化。所以,市場的小幅剛需增長已經很難影響價格了。
另外,由于強度高、導熱系數低和化學活性高等特點,鈦合金的機械加工難度較大,目前鈦合金制品加工大部分采用切削磨削加工技術,需通過金剛石砂帶、球形固結磨料磨頭、聚晶超硬材料刀具以及不同CBN砂輪(釬焊砂輪、電鍍砂輪和陶瓷砂輪)等特殊部件進行加工。目前,我國鈦材行業呈現結構性產能過剩,主要為民用中低端鈦材產能過剩,航空航天用高端鈦材存在供應缺口。
未來,鈦業形勢依然看好,剛需依然逐年增長,但由于鈦及鈦加工材發展的“內卷”無法打開投資人的視野,必然導致鈦市場進入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目前,一些“內卷”的現象已經在海綿鈦、熔煉爐、鍛造、鈦管等領域悄悄顯現,若不在慎思慎行中適當減速剎車,恐怕就會出現車輛“拋錨”帶來的不同后果。像寶雞·鈦谷這些鈦企聚集地,應該資源互補、經濟共享,避免項目互拼、產品互殺。然而,寶雞地區的熔煉爐、鍛造已經開始齊頭并進地上設備,或許會面臨“內卷”受傷。
來源:本網綜合 中國有色金屬報 、金融界